
包拯,字希仁,宋朝盧州合肥人,以廉潔公正、不攀附權貴著稱,故民間稱其為「包青天」及「包公」;傳說包拯審案不分晝夜:日能審陽,夜能審陰,所以又有「活閻羅」之稱。 著名的鍘美案、狸貓換太子、秦香蓮、鍘包勉、鍘判官等等,皆為包拯傳頌後世、家喻戶曉的精采審案故事。民間戲曲與傳說中包拯是清正廉明、鐵面無私、心智過人、執法如山的清官,也因此在塑像上多以一副鐵面如墨的臉孔來鎮懾佞臣,額上繪有一彎蒼白明月,俗稱「月形腦門」,學名「太陰腦門」,一說為穿梭陰陽兩界的「通行證」;一說為天上文曲星下凡的表徵,可以晝斷陽夜斷陰;另一說為象徵「明鏡高懸」之意。布魯斯收的這顆包公頭,雖不算什麼特別的作品,但包公凝重嚴肅、不茍言笑的莊嚴感表達充分,它的嚴厲眼神與額上立體的月牙亦是布魯斯欣賞的地方,在這裡分享給各位同好們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