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藏】白闊旦

白胚,原只是偶頭製作過程中的一個過渡狀態即從 選材>劈形>粗胚>細胚 為止其中粗胚與細胚的區別,則在偶頭細節雕刻程度的不同 據布魯斯粗淺的所知,以往收藏白胚的人是比較少的可能是白胚只算偶頭的半成品,加上以樟木雕刻而成的白胚在材質上,在木紋與質感的表現上,或在品質的要求上並沒有值得收藏的呈現,許多的細節甚至是在裱紙與上黃泥之後才去做較細微的修飾與刻劃,所以鮮少人會想要收藏白胚此外,白胚的刻製過程在大量生產的趨勢下逐漸有機器介入,也使得收藏白胚的意義更顯薄弱 會收白胚的人,相信有一部分是想要自己動手改偶白胚提供一個基本的原型,可依個人喜好與角色設定去做修改完成後自粉或送粉,則看投入參與的程度與角色的設定 而另一部分的人,則純碎欣賞白胚的骨感美與質感美白胚是偶骨最原始的呈現,也最容易看出刀功與刻偶技巧的好壞夠精緻的白胚猶如一件木雕作品,是可以細看品味的雖說一顆好的偶頭作品,必須偶骨與粉臉兼備(在此暫將細胚之後的製作程序統稱為"粉臉"^^)但某種程度來說,布魯斯比較欣賞與重視偶骨的表現偶骨分明的作品,在五官的經營上較具立體感神韻的展現也較為明顯,偶的表情也會更顯豐富但也不代表粉功不重要,因差的粉法可是會全然抹煞偶骨的層次好的偶骨沒有好的粉臉,也是會令人扼腕的^^  ...
Read more
 

Copyright 2005-2013 © 風簷展書香 | Blogger Template by Insight